近日,中国伦理学会执行秘书长王海滨一行来我校调研,就双方联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德治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建构与实践方法研究》的资源支持、预期成果等事项进行交流。校党委书记张鸿波出席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安忠、商学院院长连华、科技处副处长董婧及课题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张鸿波介绍了项目申报背景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情况。他说,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学校的“铸魂工程”,把思政课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德治重要论述的体系化建构与实践方法研究》项目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突破,希望以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林办学特色相结合的科研高地。
王海滨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果,并转达了课题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具体要求。他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研究,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相结合,通过发挥学会德治理论研究优势与学校农林特色优势,围绕“叁治融合”这一重点任务,把丰富的研究成果落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座谈交流会后,课题组成员陪同王海滨赴历城区王舍人街道、鲍山街道等村居进行实地考察,听取了培育乡村德治样板的初步方案汇报,达成了“理论引领、校地共建、服务乡村”的基本共识。
(作者:魏涛;编辑:卢文婧;复审:连华;终审:牛化振)